挂画是什么呢?
对书画的欣赏,将一幅书画作品挂起来,供人鉴赏、评点,就是挂画。
家中挂画,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件“闲事”,但是在宋代,却是一件“大雅之事”。
在宋代人的朋友圈里,懂得字画是基础的修养,每逢雅集,文人们纷纷拿出收藏的得意名画来共同鉴赏,高谈阔论一番。
作为宋代文人士大夫雅集的重要活动,挂画讲究内容和形式,以诗、词、字、画的卷轴为主宋代的茶肆酒馆、平民人家均有挂画的风尚,从北宋的汴京城延续到南宋的临安城,数百年间挂画之风未曾间断。
文艺范的宋朝人不仅爱好书画,更懂得将心爱画作完美融入在家居环境里。
苏轼和他的文友
苏轼和他的文友很喜欢挂画,比如与苏轼很要好的驸马王晋卿,家中曾专门建造房舍名“宝绘堂”,用来珍藏历代法书名画,兴之所至,常以古人所画山水置于几案、屋壁间,日夕观摩,以为胜玩。
书画家米芾,更是“遇古器物、书画则极力求取,必得乃已。”
宋人挂画,乐此不疲。
或许很多人觉得,这不就是把一幅收藏的图挂起来吗,好无聊。如果是这样,你就想简单了,其实挂画还是蛮有乐趣的。
挂画贵在“真”
南宋的袁燮极爱挂画,特地在住所的东侧,建了一个小轩,取名“卧雪”。
他把收藏的名画环挂四周,点上一炉香,就在卧雪里卧游,遍览山野泉林,亭台楼榭,而后收画,日子照常过。
挂画卧游有真趣,贵在一字“真”。
这样的真,是在画里卧游归来后,见过宏伟山水,繁华市井后,还有颗热爱平淡的天真之心。
苏轼说:平淡乃绚烂至极。
在宋代,挂画也不只是有钱人家的闲情逸致,市井人家也流行挂画。
宴会
宋代都城设有“四司六局”,这个机构专门代理宴席、接待的工作,即便是普通老百姓都可以请他们服务。
但是,做酒席并不是他唯一的业务,有一个“帐设司”的部门,专门租赁屏风、绣额、书画名贵物品,“排办局”则帮你挂画、插花,把宴会布置成文人士大夫的雅集样式,这样就能让一场宴席办得特别有文艺格调。
除此之外,市井平民之家,乃至茶楼、酒肆、饭馆、皆张挂名画,勾引观者、留连食客。
挂画“地推”
耐得翁《都城纪胜》载“(杭城)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,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,所以消遗久待也。今茶坊皆然”。
吴自牧《梦梁录》亦说“汴京熟食店,张挂名画,所以勾引观者,留连食客。今杭城茶肆亦如之,插四时花,挂名人画,装点店面。”
由此可见,挂画就像现代社会的“地推”,已经成了商家招揽生意的一个重要手段。
肖像画
宋朝士人家中所挂之画,有一种画比较特别。什么画?主人自己的肖像画。
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《宋人物图》,画的是一户士大夫之家的室内场景:一位士大夫坐在榻上读书,身边一个书童正给他点茶,他的身后有一道屏风,屏风上挂的就是一幅他自己的肖像画。
苏轼就曾画过自画像——照着自己映在墙壁上的影子,勾勒出画像轮廓,居然惟妙惟肖。
台湾学者蒋勋分析说:“一个文人会把自己的自画像挂在自己的家里,而不是挂另外一个什么领袖或者是皇帝的像,表示说他觉得他自己存在的意义很重要……”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惊叹于宋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呢,远在几百年前的宋人,已经如此重视文化艺术对于生活品质的改变。
宋人挂画,是养画,更是卧游。宋人爱挂画,是想走入画中,远离尘嚣。挂画一事,在宋朝风靡了几百年,贯穿着整个朝代。
编辑 | 小岩
图源 | 网络